在Android 12的更新速度上,国内厂商“击败”了谷歌
此次在Android 12正式版发布后,Pixel系列却并未“首发”。
2021年10月5日,在大家还在享受着国庆长假时,远在地球另一边的谷歌却没有闲着。在这一天的凌晨,他们悄无声息地发布了Android12正式版,也宣告了Android系统的又一次换代。
然而虽然Android12在这一天的确“正式发布”了,但这个“发布”的方式,却与往年都不太一样,因为谷歌并没能如往常一样,在第一时间向自家的“亲儿子”Pixel系列提供新版系统的更新。事实上根据谷歌方面的说法,他们仅仅只是将“正式版Android12的代码提交给了开源项目(AOSP)”而已,而Pixel系列的系统更新,则还需要用户再多等一段时间。
但是与谷歌一反常态的拖沓相比,第三方手机厂商、特别是国内品牌这一次在系统升级上的动作,却要迅速得多。就在Android12“正式发布”的第二天一早,包括小米、Redmi、realme、OPPO、一加等多个国内品牌,就都在第一时间开启了各种基于Android12“公测版”、“内测版”、“尝鲜版”系统的升级申请。
请注意,虽然手机厂商基于Android12的新系统都号称是“测试版”,但它们所使用的系统底层,无一例外都是正式版的Android12代码。这也就意味着在Android系统升级这件事上,一众第三方厂商可能是史上第一次击败了谷歌的进度。那么,为什么会这样呢?
谷歌的“拖沓”,背后是产品定位转型的需要
要了解整件事件的真相,我们其实需要分别搞清楚两件事,那就是“谷歌为什么此次更新不及时”,和“第三方品牌为什么动作能这么快”。
根据谷歌官方发言人的说法,之所以Android12此次没能做到第一时间向Pixel系列机型推送更新,是因为谷歌还在对“Pixel优先体验和独占的功能进行最后润色”,这个过程可能需要额外再花费数周的时间。
没错,谷歌想要给Pixel系列机型更新的,并不是他们公开了代码的“原版”Android12,而是额外再“加料”、塞进了更多独有功能的版本。这当然可以解释Pixel系列史上首次没能第一时间得到新版系统更新的原因,但与此同时其所反映出的,也是目前谷歌对于自有品牌手机产品定位的改变。
回顾历史不难发现,“谷歌手机”从诞生至今,其实至少经历了两个阶段。第一个阶段是曾经的“Nexus”系列,它们普遍是由谷歌和第三方厂商共同设计,再由第三方厂商代工生产。尽管Nexus系列机型的配置都很高、但软件上却没有任何特殊的功能,本身就是谷歌为照顾开发者,为他们提供的“廉价开发机”,因此预装和更新的都是极简的原版Android系统,为的就是能用作开发、调试应用的标准平台。
而随着谷歌终止Nexus产品线,将其改为Pixel品牌后,它的产品定位、硬件配置,以及软件体验,也就逐渐开始发生变化了。最初,初代Pixel系列机型还仅仅只是用上了特殊的影像算法而已,但在之后,该系列产品便开始添加越来越多的谷歌自研独占硬件,例如Pixel Visual Core视觉处理器、Titan M安全芯片和手势操控雷达等。
这就意味着Pixel系列机型的硬件成本开始越来越高,同时其在硬件方面也越来越不能代表同类机型的“普遍配置”。更不要说,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表明,谷歌即将推出的Pixel6系列将配备独家定制的全新主控方案,同时外观和影像功能也将彻底“高端化”。
有消息称Pixel6Pro的价格会高达1099美元,已经与其他家的旗舰完全一致了
换而言之,谷歌已经不再将Pixel系列视为“廉价的开发平台”,而是将其当做能与苹果、三星掰手腕的“自有旗舰手机”,并且目标消费人群也从曾经的开发者,转为了普通消费者。正因如此,对于现在的Pixel系列机型来说,它们自然再没有理由使用“光秃秃”的原版Android系统,这或许也就直接导致了Android12的系统更新在Pixel系列上的首次“迟到”。
第三方厂商的积极,反映了Android的真实“成分”
说完了谷歌这边的情况,我们再来谈谈,为什么第三方厂商如今在Android系统更新上变得如此积极。
首先大家要知道一个最基本的常识,那就是虽然Android系统每年都是谷歌在发布,但实际上Android系统并非谷歌的“私有产物”,而是诸多手机厂商、芯片厂商,以及谷歌共同开发的结果。
这是什么概念呢?简单来说,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Android系统,本身里面就有小米、OPPO、vivo、三星、诺基亚、高通、联发科等许多厂商写出来的代码。这些代码有的可能决定了Android系统某些外观上的特征(例如沉浸式状态栏是由LG贡献),有的可能决定了Android系统底层的一些逻辑(比如智能省电背后就有多个国内厂商的功劳),还有的会影响到Android系统在安全性、企业服务功能方面的一些技术(这部分主要是三星贡献得较多)。
正因如此,对于手机厂商、特别是如今整个市场已经“杀得”只剩下的几家头部厂商来说,他们对Android的深入理解、以及二次开发(俗称“魔改系统”)的能力,其实是很有保障的。更不要说,对于手机厂商来说,越是平时对Android的代码贡献度高,也就越意味着新版系统里可能有更多自己熟悉(以及友商陌生)的部分,更新起来难度其实也就越小。
其次,关注我们三易生活的朋友可能还记得,最近几年谷歌为了推动Android系统的更新速度,的确也做了不少实事。比如大改Android的底层驱动架构,让老驱动可以更容易适配新版系统;比如从新系统的内测阶段就邀请主流手机厂商参与开发早期固件,留给厂商更充足的时间在正式版发布前适配新版系统;比如联合高通,从系统和驱动两方面给予手机厂商更长时间的支持周期,让老机型理论上可以达到3-4年的系统维护时间;又比如通过官方应用商店限制旧版应用,强制开发者必须优先适配新版Android系统等等。
对于头部大厂来说,他们有资格和实力从一开始就参与新版Android的开发、测试
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,一方面对于手机厂商(主要是头部大厂)来说,适配新版Android的时间比过去更加充裕,驱动和底层软件的移植难度得到了大幅降低。而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,他们也发现如果手机不更新系统,将会明显影响到日常的软件兼容性,从而变相地也对厂商的系统更新服务施加了更大的压力。
当然,正如我们此前就已反复强调的那样,不管是为Android贡献更多代码,换取自身在新版系统中更多的主动权也好;还是在谷歌的授意下更早拿到测试版的系统数据,提前开始适配也罢;又或者是与芯片厂商合作,为旗下机型提供更快、更长时间的系统更新服务。能做到这些的,也只有那少数几家在技术和财力上都足够雄厚的头部厂商而已,而对于许多二三线品牌来说,“适配新版Android”的难度,如今可能并不见得比几年前要低。
来源:站长之家